入圍今(104)年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的電影「灣生回家」,紀錄了多位灣生的尋根歷程,其中一位主角家倉多惠子在去年8月藉由臺北市大安區戶政事務所的協助,順利找回許多兒時的拼圖與記憶,完成尋根心願。為讓更多人進一步了解「灣生」,大安戶所自即日起,將在洽公大廳展出「昭和年代 灣生與大安的故事」展覽,除了介紹什麼是灣生,也帶您認識近百年前的臺北市大安區,以及日據時期戶口調查簿的特殊用語。民眾於展覽期間寫下對灣生故事的心得留言,還可兌換印有日據時期戶口調查簿特殊用語說明的限量資料夾,以及「大安遇見愛」獨家限量紙膠帶一份,歡迎大家走訪一趟大安戶所,一起來看見灣生與大安的故事。

大安戶所主任表示,臺北為日據時期日本人人口最為集中的區域,大安區即是當時的昭和町、錦町、東門町、大安庄、六張犁等地一帶,轄內多為日本公務員宿舍,後來伴隨著臺北帝國大學(今臺灣大學)、臺北高等學校(今臺灣師範大學)等學校的設立,並在此建設日式建築宿舍群居,讓大安區逐漸形成學風鼎盛的文教區。當時轄內還有赤十字醫院、臺灣總督府醫學校、臺北刑務所、昭和町郵便局(今臺北青田郵局)等設施,本次展覽將展出複製版西元1935年的臺北古地圖,民眾可一窺當時的臺北舊風貌。

此外,大安戶所本次展覽也將介紹日據時期戶口調查簿上的一些特別資訊,例如上面記載了種族、鴉片吸食、纏足、種痘等,還有許多特殊用語,像是「抽豬母稅」代表從母姓約定、「隱居」指的是辭退戶長,甚至還可見到庶子、招婿等稱謂,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況。這些陳舊而寶貴的日據時期戶口調查簿見證了時代變遷,許多子孫在申請阿公阿嬤的日據時期戶口調查簿時,往往覺得「有看沒有懂」,大安戶所希望藉由本次展出介紹,讓年輕一輩的e世代能夠解讀日據時期戶口調查簿。

而去年在大安戶所的協助下完成尋根心願的家倉多惠子奶奶,事後也將她看到家族當時在臺的戶籍資料的感動心情化為文字,寫成三篇短歌作品─「留下記載著我們一家姓名的戶籍謄本 不捨的離開臺灣」、「記載著家族近百年歷史的戶籍謄本 我謹慎敬畏的觸摸」、「在臺灣 戰敗的日本應已是異國 但這裡尚存有我們家族的戶籍謄本 令人雀躍」,簡單的幾行文字承載了數十年來的思念,透露出的盡是對臺灣的不捨情感,這些作品也將在本次展覽中一併展出,與大家分享家倉奶奶的感動與喜悅心情。

大安戶所主任表示,很高興能夠協助紀錄片「灣生回家」拍攝並完成家倉女士的心願,這次「灣生回家」入圍金馬獎最佳紀錄片,本所受劇組邀請參加電影特映會,戶所同仁也感到與有榮焉。在臺灣有多元的族群與文化,盼藉由本次展覽,能讓民眾看見在特殊歷史背景下發生的灣生故事,認識昭和年代大安區的點點滴滴,並了解臺灣戶政史料的珍貴與保存價值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臺北市大安區戶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